工业新闻

不锈钢反应釜安全日常维护

安全附件校验:杜绝安全风险

不锈钢反应釜的安全附件(压力表、安全阀、温度传感器等)是防止超压、超温的关键,需严格按法规定期校验:


  1. 压力表
    • 每 6 个月送计量机构校验 1 次,校验合格后粘贴合格标签;日常使用中若发现指针卡滞、归零不准,需立即停用并更换备用压力表(量程需为工作压力的 1.5-2 倍,精度≥1.6 级)。
  2. 安全阀
    • 每 12 个月由专业机构校验 1 次,调整起跳压力(为设计压力的 1.05-1.1 倍),校验后铅封;日常每周手动开启安全阀 1 次(短暂泄压),防止阀芯粘连,确保紧急时能正常起跳。
  3. 温度 / 压力传感器
    • 每月用标准温度计、压力表比对传感器读数(误差需≤±1℃、±0.02MPa),若误差超标需校准或更换;传感器接线端子需定期检查,防止松动导致信号异常。

特殊工况维护:针对性防护

  1. 腐蚀性物料工况(如酸碱反应)
    • 每日检查内罐内壁是否有腐蚀斑点(如点蚀、变色),若发现需立即停用,用钝化液修复,并排查物料浓度、温度是否超出不锈钢耐受范围(如 316L 不锈钢耐盐酸浓度≤10%、温度≤80℃)。
    • 机械密封需选用耐腐蚀材质(如碳化硅动环 + 石墨静环,密封圈用氟橡胶),避免被物料腐蚀失效。
  2. 高温高压工况(如聚合反应,温度>200℃、压力>1MPa)
    • 每次开机前检查夹套壁厚(用超声波测厚仪,壁厚减薄量≤10% 设计值),防止长期高温高压导致壁厚减薄引发爆炸。
    • 搅拌轴密封需选用高温高压型机械密封(如双端面密封,配冷却系统),并定期检查冷却水路是否通畅,避免密封因高温损坏。
  3. 食品 / 医药行业工况
    • 每次清洁后需执行 “空白测试”(用纯化水冲洗后检测水质电导率、微生物,确保无残留)。
    • 与物料接触的部件(如搅拌桨、阀门)需定期进行材质检测(如 304 不锈钢需检测铬、镍迁移量),符合食品级(GB 4806.9)或医药级(GMP)标准。

日常记录与故障处理

  1. 建立维护台账:记录每次清洁、检查、校验的时间、内容、操作人员,以及设备运行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电流),便于追溯故障原因。
  2. 常见故障应急处理
    • 若运行中出现剧烈振动:立即停机,检查搅拌轴是否偏移、支承螺栓是否松动,排除故障后方可重启。
    • 若机械密封泄漏:停机后关闭进出料阀门,泄压降温,更换密封件,不可带压检修。
    • 若超压报警:立即打开泄压阀泄压,检查安全阀是否起跳,排查压力升高原因(如物料反应放热过快、进料过量),处理后再恢复运行。


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日常维护,可有效降低不锈钢反应釜的故障率,延长其使用寿命(常规工况下设计寿命 8-10 年,维护得当可延长至 12 年以上),同时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与产品质量稳定性。


上一篇:复搪后如何进行质量验证?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