搪玻璃反应釜除锈刷漆,绝对不涉及反应釜内部搪玻璃层,而是针对外部结构,如釜体夹套外壁、支座、搅拌器外露部分、管道等碳钢或不锈钢表面的维护。
操作不当不仅影响美观,更可能因锈蚀加剧导致设备结构强度下降或夹套穿孔。以下是详细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。
在开始任何工作前,必须牢记:反应釜内部的搪玻璃层是极其脆弱且昂贵的,任何撞击、刮擦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1、彻底隔离与清洗:
确保反应釜已完全停止运行,与所有工艺管道(蒸汽、冷却水、物料管线等)物理断开或加装盲板。
对釜内进行彻底的清洗、吹扫、置换,确保无残留的易燃、易爆、有毒或腐蚀性介质,并办理好设备交出手续。
2、全面防护内部搪瓷: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必须用防火布、塑料布、胶带等材料,将所有人孔、视镜、接口法兰严密封死。目的是防止除锈产生的金属粉尘、砂砾、水分或油漆雾进入釜内,污染或损伤搪瓷表面。
3、安全措施到位:
切断搅拌电机电源,并挂上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。
进入罐内作业必须遵循受限空间安全规程(如有必要)。
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,因为除锈和刷漆可能涉及火花和易燃品。
施工人员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:安全帽、防护眼镜、防尘口罩、耐化学品手套等。
目标: 彻底去除松动浮锈、氧化皮和旧漆皮,露出坚实的金属基材(达到St2或Sa2级标准)。
注意事项:
1、首选机械除锈:
电动工具(角磨机): 使用钢丝轮、百叶片或砂纸盘进行打磨。这是最常用、效率较高的方法。
手工除锈: 对于角落、螺栓等复杂部位,使用钢丝刷、铲刀配合处理。
关键: 打磨方向应尽量背离设备开口(如人孔、管口),并使用压缩空气(需确保空气干燥清洁)向外吹扫灰尘,最大限度防止锈尘进入设备内部。
2、谨慎使用化学除锈(酸洗):
一般不推荐在整台反应釜上使用。因为酸液极易流淌,一旦防护不当渗入内部,会对搪瓷层造成毁灭性腐蚀。如果必须使用,需采用膏状除锈剂,并做好极其严密的围挡和中和处理。
3、禁止喷砂除锈:
绝对禁止在搪玻璃反应釜附近进行干式喷砂作业。高速喷射的砂粒会像子弹一样击碎搪瓷层。如果夹套等部分必须喷砂,必须在完全隔离的工房内将部件拆下进行,确保砂粒不会飞溅到釜体其他部位。
4、清理标准:
除锈后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、污垢、氧化皮、铁锈和油漆涂层,呈现均匀的金属本色。用手摸无明显的粗糙感。
目标: 形成均匀、连续、具有良好附着力和防腐性能的漆膜。
注意事项:
1、油漆选择是基础:
耐温性: 根据夹套的使用温度(如蒸汽加热可能超过100°C)选择耐高温漆(如环氧改性有机硅耐热漆、专用醇酸烤漆等)。
耐腐蚀性: 根据车间环境(如化工厂的潮湿、化学品气氛)选择防腐性能好的面漆,如环氧漆、聚氨酯漆。
底漆与面漆配套: 必须使用配套的底漆和面漆,遵循“底材-底漆-中间漆-面漆”的体系。推荐方案:环氧富锌底漆 + 环氧云铁中间漆 + 聚氨酯面漆,这是一种经典的工业防腐组合。
2、环境控制:
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°C - 35°C之间,相对湿度低于85%。避免在雨、雪、大风天气进行室外施工。
被涂表面必须干燥、清洁。除锈后最好在4小时内涂上底漆,防止返锈。
3、涂装方法:
刷涂、辊涂为宜,喷涂需做好内部搪瓷的超严密封护,防止漆雾污染。
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: 确保每道漆膜薄而均匀,待其完全表干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。涂层总厚度应符合油漆厂家要求。
细节处理: 边角、焊缝、螺栓等部位要先刷涂处理,确保覆盖到位。